鯨豚之聲海底來 聽覺開創對話新域
2017 年 7 月 15 日「今日聲音明日歷史」 城市聲景交織噪音世紀文化
2017 年 7 月 15 日【搶救寂靜,聲物狂想.系列報導4】
2015年5月6日台北訊,特約記者林睿妤報導
「我沒辦法看到,但藉由聲音,我就與動物有所連結。」延續每場不同主軸,聲物狂想曲系列講座第4場,昨(5日)夜以「森聲不息-野性的呼喚」為題,邀請到野聲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姜博仁,及台大音樂研究所副教授蔡振家分享哺乳動物的聲音世界。
以聆聽照見 動物的心情和生活
開場,姜博仁即以「聞屎工作者」比喻自己在山上進行的工作,直述大多時候,只得見野生動物的排遺痕跡,卻不見其蹤影。
「動物通常是安靜的移動,為了避免被獵物或獵食者發現,牠會非常隱密、小心翼翼的,所以真的看見了,就會覺得自己很幸運。」也因為長期在山林裡「看不見」的經驗,姜博仁開始用聲音紀錄動物世界。
姜博仁指出,在做哺乳動物調查時,大部分聽到、錄到的聲音都是牠們表達緊張、警戒的聲音。現場他播放一個聲音片段,有兩隻山羊正互相吼叫,並伴隨著跺腳、落石聲。姜博仁解釋,這很有可能是兩隻山羊向彼此表達自己的存在,而許多草食動物在情緒激動時常會有跺腳的行為。
緊接著播放的山羌聲音,更包含節奏緊湊的吼叫聲及跺腳聲。姜博仁則接著播放山羌另外一種短促吠叫聲,說明通常這樣的聲音是山羌「猛然」發現你,而你們距離較近,牠一邊急促吼叫,一邊準備落跑離開,要是距離10公尺以上,聲音的緊張度就不會這麼高。
而接著的聲音片段,則較貼近動物們的生活聲響:夜晚,白面鼯鼠發出似口哨叫聲,接連出現「砰」的一聲,姜博仁說明,「砰」就是牠們滑到下一棵樹幹「降落」的撞擊聲。曾經他在山林,身邊不斷圍繞著口哨聲與砰聲,雖然看不見牠們,但就知道有很多飛鼠正在周圍「飛來飛去」。
接著播放兩隻雄性水鹿在打架的聲音片段時,讓人倍感意外,身為台灣最大型的哺乳動物,牠們發出的叫聲卻意外地細弱。而梅花鹿的聲音可就稱得上最怪聲響,在求偶季節,牠們會發出長長如嬰兒哭喊的低鳴聲,藉此吸引異性。
聲音也是環境指標
「當我走進山林,如果聽不到任何聲音,我會覺得這裡好像是死的。」姜博仁表示,自己開始錄音之後,學會用聽覺欣賞這世界。「當我們在看生態紀錄片的時候,影片如果沒有聲音,馬上就會覺得怪怪的」,姜博仁表示,人們慣用視覺表現、感知世界,聲音好像不被重視,但它明明對我們也很重要。
一般很難在山林看見動物,藉由聲音,能感覺到彼此有所連結,這是吸引姜博仁從事聲音研究的主要原因。姜博仁指出,以聲音做為生物調查工具,雖然常會遇到辨識的費時與困難,但現也有學者直接分析聲音形式(組成)的變化,作為環境改變的指標。
「概念就像聲音的多樣性指數,當聲音變得比較不豐富,也就代表有物種不見或環境改變了。」姜博仁指出20年前到福山植物園做調查,鳥的聲音很多,晚上在谷地周遭聽起來都會有2、30隻的貓頭鷹在鳴叫,但這幾年數量明顯變少。姜博仁說,所以聲音的變化,也是在告訴我們環境已經不同。
聲音 人與生物的共通語言
下半場,由台大音樂所副教授蔡振家從聲音文學開始談起。從詩經的表現手法「賦、比、興」延伸,蔡振家舉秋聲賦中,描述風聲用「初淅瀝以蕭颯,忽奔騰而澎湃」;崑劇中,比喻歌聲「恰便似一串驪珠聲和韻閒」;以及觸景生情的聯想「哀猿斷腸,子歸叫血」。在文學中,聲音從未缺席,其中尤以「興」手法最為常見,而猿啼又彷彿是文人共通的情感寄託。
蔡振家說明,事實上,長臂猿的鳴唱,常是為標記領地進行的二重唱,文學中的猿啼就像是「悲傷的時候,聽到什麼聲音都覺得很悲傷」,是聽者依心情去詮釋的結果。依現今生物分布狀況,更曾有說法提到三峽一帶並無猿猴存在。根據後續研究則發現,長臂猿的確存在,但在清代以後,陸續因開墾消失。
但我們感知到的情緒,難道全是自己的情感投射嗎?蔡振家解釋,哺乳類動物之間因為演化關係較近,還是有許多相近的情緒表達方式,例如,在表達安撫或友好的態度時,音質是高昂、純淨並有強旋律性;在表達敵意時,通常會發出沙啞、低沉的聲音。
而演化,始終提供脈絡可循,哺乳類遠祖犬齒獸會發出高頻呼救聲,至今我們仍可以同理相同情緒,從狗兒的悲鳴聲感受到同情、不忍。更有說法提到,正因為悲傷音樂類似幼小動物的悲鳴,人們總是較容易受悲傷音樂感動。
特異的案例則展現聲音於不同動物間溝通的可能,2003年的紀錄片《駱駝駱駝不要哭》中,紀錄蒙古牧民用歌聲及馬頭琴為悲傷的母駱駝舒緩情緒的過程,音樂撫慰了母駱駝,終使牠不再因哺乳疼痛疏遠小駱駝。
講座尾聲,回應蔡振家所述「聽者先入為主的心情」,主持人范欽慧亦言「每個人對聲音的詮釋會不太一樣」。感知到的意義不同,但重點仍在「聽到」,姜博仁舉以前令他震撼許久的一句話作結,「麥克風不是耳朵、喇叭不是鳥、環繞音響室不是大自然」。想聽到更多聲音,對聲音有興趣,就直往大自然走去。
【聽,是誰在發聲】
曾在山徑上聽過山羌的聲音嗎?那突如其來、單聲、嘹喨如犬吠的叫聲,在近距離時往往會讓人嚇一大跳。山羌是台灣的特有亞種,主要於清晨、黃昏及夜晚活動,以植物的嫩芽、嫩葉為食;在台灣的低地至高海拔山區都有機會發現牠們的蹤跡喔。(文字:台灣聲景協會;錄音、圖片:姜博仁)